师大主页  丨  信息门户

2021年5月20号

常见问题

首页 > 自学考试 > 常见问题 > 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:
自考毕业论文在撰写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发布时间:2025-06-29 浏览: 编辑:方群     

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的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及研究方向是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,需遵循学术规范与逻辑连贯性。


一、标题(Title):精准概括研究核心

1. 写作要点

核心要素:需包含研究对象(如具体作家、作品、历史事件、社会现象等)、研究视角 / 方法(如 “叙事学分析”“文化阐释”“比较研究”)及研究问题(如 “嬗变”“影响”“意义”)。

1(文学类):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现代性表达》

2(社会学类):《社交媒体时代 “躺平” 话语的文化解构 —— 基于青年群体的质性研究》

避免问题

过于宽泛(如《论中国传统文化》→ 应细化为具体领域,如《<论语> 中的 “礼” 观念在当代教育中的传承研究》);

模糊不清(如《网络文化研究》→ 可改为《短视频平台 “土味文化” 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》)。

副标题使用:主标题聚焦理论或宏观视角,副标题限定具体对象或范围。

例:《解构与重构:后现代语境下余华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》


2. 格式要求

字数: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 20 字,英文标题不超过 12 个实词;

字体:黑体 / 宋体,二号 / 小三号字,居中排版;

英文标题:实词首字母大写,介词 / 连词小写(如《On the Ethical Dilemma in Toni Morrison’s Beloved》)。


二、摘要(Abstract):论文的 “浓缩版”

1. 写作要点

结构四要素:

研究目的:说明为何研究(如 “探讨 XX 现象的成因”“分析 XX 理论的适用性”);

研究方法:文科常用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法、案例研究法、历史比较法、问卷调查法等;

研究发现:核心观点或结论(如 “XX 作品通过 XX 手法体现了 XX 主题”);

研究意义:理论价值(如 “补充 XX 领域研究空白”)或实践价值(如 “为 XX 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”)。

语言风格

客观陈述,避免主观评价(如 “本文认为” 而非 “我认为”);

简洁凝练,中文摘要约 300-500 字,英文摘要对应 200-300 词。

例:摘要范例

“本文以福柯‘话语权力’理论为框架,通过对 1980-2020 年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文献的文本分析,探讨性别话语在文学研究中的建构与演变。研究发现,女性文学批评经历了从性别对立多元共生的范式转换,其理论突破与社会性别观念变迁具有同构性。该研究为当代女性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。


2. 格式要求

段落:不分段,一气呵成;

字体:中文摘要用宋体五号字,英文摘要用 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;

英文摘要:需对应中文内容,标题用 “Abstract”,关键词用 “Key Words”。


三、关键词(Key Words):检索核心概念

1. 选取原则

3-5 个,按 “研究对象→核心理论→研究方法→学科范畴” 顺序排列;

例:关键词范例
“张爱玲小说;女性意识;现代性;叙事学”

避免误区

过于宽泛(如 “文化”“历史”→ 应具体为 “五四文化”“晚清历史叙事”);

非学术术语(如 “网红”→ 改为 “网络红人” 或 “自媒体从业者”)。


2. 格式要求

标识:中文用 “关键词:”,英文用 “Key Words:”;

分隔:中文关键词用分号 “;” 分隔,英文用逗号 “,” 分隔;

字体:与摘要一致,加粗标识词(如 “关键词:”)。


四、研究方向(Research Direction):明确学术定位

1. 写作要点

内涵界定
研究方向并非具体题目,而是学科领域内的问题范畴,需结合学术背景说明 “为什么研究” 和 “研究什么”。

核心内容:

学科分支:如 “中国现当代文学”“西方哲学”“文化传播学”;

研究问题:具体指向(如 “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认同问题”“后殖民理论在非洲文学中的应用”);

理论框架:使用的核心理论(如 “解构主义”“社会资本理论”);

创新点:区别于现有研究的视角或方法(如 “跨学科研究”“新史料挖掘”)。

例:研究方向范例
“本研究属于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’领域,聚焦 20 世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的互文关系,以荣格‘集体无意识’理论为基础,分析马尔克斯、莫言作品中‘魔幻叙事’的文化基因差异,旨在揭示非西方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话语建构路径。”


2. 注意事项

避免空泛:需结合具体研究对象,如 “研究方向:唐代诗歌”→ 可细化为 “研究方向:中唐乐府诗的社会批判精神研究”;

呼应标题:研究方向需与论文标题的核心问题一致,确保逻辑自洽;

文献支撑:可简要提及该方向的研究现状(如 “目前学界对 XX 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 XX 层面,缺乏 XX 视角”)。


五、整体规范与常见错误

1. 格式统一

各部分需符合学校《毕业论文格式规范》,如页边距、行距(通常 1.5 倍)、页码位置等;

英文部分需注意语法规范(如时态用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)。


2. 逻辑连贯

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、研究方向需形成 “从具体到抽象” 的呼应关系:

标题→摘要:摘要需涵盖标题中的核心问题;

关键词→研究方向:关键词需体现研究方向的核心范畴。


3. 常见错误规避

标题:避免使用感叹号、疑问句,不写 “浅析”“初探” 等谦辞(本科论文可接受);

摘要:不引用文献、不写背景介绍(如 “随着社会发展…”),直接切入研究内容;

关键词:不重复标题中的词汇(如标题含 “鲁迅”,关键词可写 “阿 Q 形象”“国民性批判”)。


总结:各部分核心要求速览

部分

核心目标

关键原则

字数 / 数量建议

标题

精准定位研究对象

具体、学术、避免宽泛

20 字以内

摘要

浓缩论文核心内容

目的 - 方法 - 发现 - 意义四要素

300-500 字

关键词

提炼检索核心概念

学术性、具体性、3-5 个

3-5 个

研究方向

界定学术问题与范畴

学科关联、理论支撑、创新点

300-800 字


建议写作时先确定研究方向,再逐步提炼标题、关键词,最后撰写摘要,确保各部分逻辑层层递进,共同服务于论文主题。



添加者:方群 审核时间:2025-06-29